把30万张凉席“搬”上网 ——记2010届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毕业生吕磊

发布时间:2022-02-25

【人物名片】

姓名:吕磊

毕业班级: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 20103070

就职单位安吉县鑫隆竹制品厂创始人

人物格言: 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去做就是了


【正文】

2007年的夏天,当吕磊在填高考志愿时,他认真地对着地图研究了很久。最终敲定宁职院,理由竟然是“学校周边有很多企业”。

年轻的吕磊想着,以后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校企合作中尽量多地到企业里去学习点本领。命运真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几年之后,回到家乡湖州安吉,吕磊接过了父亲的事业,做起了凉席生意……


学校里的历练让他迅速成长


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那年,吕磊来到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对于环境保护这门学科的热爱让他进入了化工系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这是他梦想起航的第一步。

大学中,最不缺的就是迷茫的青年,刚入学吕磊就展现了自己很强的领导力和凝聚力,能与同学的友好相处并且获得了大家的信任。吕磊的性格并不张扬外露,为着要尽可能地锻炼自己,他在班主任询问“谁以前当过班长时”勇敢地举起了手。“实际上我高中并不是班长,而是学习委员。”

优秀的吕磊非常顺利地成为了班长,获得了老师同学们的点赞。回想起这青春年少的大学三年,现在他也想悄悄为自己当初的努力点个赞。“当上班长,没想到却倒逼了我的成长。无论是班级活动,还是院系竞争,在组织协调中我的领导能力一步一步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吕磊说,越是在后面出身社会创业了,他更感到那段日子的可贵。

优秀的人总是在不断提升自己。吕磊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在宁职院时期,他还通过努力在2年内通过所有自学考试科目并获得天津理工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毕业时被评为院级优秀毕业生

  “那时还是辛苦的,要一趟一趟往返海曙西面的某院校上课、复习,每次自考还要去杭州参加现场考试。”时间花在哪里,总是看得见的。同样三年,别人拿的是专科文凭,吕磊却比他们多出了一本本科文凭。


毕业前的“试水”让他走上创业路


吕磊的家乡湖州安吉,以漫山遍野的竹林闻名于世。上世纪90年代,不少台湾投资商来到这里,将竹林开发为了凉席生产线。这些技术遗落在民间,在吕磊小学五六年级时,他的父亲开始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和其他村民一道,也做起了凉席加工。

大三上学期,在大榭岛一家企业实习的吕磊打算利用业余时间,在阿里巴巴上开一家网店。卖什么呢?就家里的凉席吧。可那时开店需要1688元的诚信通押金,这几乎是吕磊两个月的生活费。“没办法,只得问父亲借钱。可他怎么也不肯给,还说你要当心网上的骗子啊!”禁不住吕磊的再三坚持,父亲总算给了这笔“启动资金”,让儿子的网店成功开起来。

从此,吕磊自己拍照、撰写文字介绍,将家乡的传统竹产品凉席引入了网络平台进行售卖没想到,短短三个月时间,就成交了4万多的交易额,并且利润远比线下销售要可观。“我每条至少多赚5元,比父亲的实体店批发利润要高不少,而且都是现金交易,不存在赊账赖账,比较安全。”

一个夏天,还是在校生的吕磊就通过网络销售凉席赚了好几千元,他确信这个新的销售渠道“有搞头”!敏感的他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果断放弃城里较稳定工作,回到家乡干起了本村的传统工业——竹凉席生产销售


30万张凉席的“生意经”


当时很多亲戚邻里都觉得不解:好好年青人不在大城市打拼,反而回家守着小作坊,看着这几台机器,能有什么名堂?但出乎周围人的预料,在吕磊回村经营竹凉席工厂的第二年起,他的小作坊就名声在外,生意一路红火,年产值从刚开始的百来万到现在的1000多万,连续三年都实现了产值翻番,净利润额也超乎预估。几年间,那个从村里走出来的平凡少年变成了一颗闪闪发亮的金子,同时也带动了全村百姓的致富。

2010年到2016年,在那段艰难的创业时期,吕磊几乎跑遍了全国,去调查当地人对竹凉席产品的需求,以及深入直接了解客户对细节的需求调研回来也总是第一时间下车间研究,打制样品,将自家作坊产品升级,来满足市场需求。

如今,父亲的“接力棒”完全交给了吕磊。吕磊也慢慢淘汰掉那些小的合作企业,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和经营模式。随着天猫店、淘宝C店的投入运营,同时将阿里巴巴线上批发转为个性批发店铺,专供淘宝、京东等注重品质的的店铺,搭建一件代发为主多种销售模式同步发展的营销体系,整个工厂的产品都是以注重品质以及品牌概念的独具特色的工厂2015,吕磊的销售额达到了800万元2017,他的凉席线上营业额突破1500万元

吕磊所在的乡村并不大,有1700多个相邻,但其中大大小小的凉席企业就有好几十家。人们看着这个踏进竹凉席行业的年轻毛头小伙,从没经验到创出一片新天地,无不惊叹不可思议。现在,吕磊保持着每年30万条的凉席产量,打算提高零售的比率,进一步提高利润率。一路走来,从平凡少年到创业老板,吕磊仍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