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身上无病一身轻,心上无事一床宽”。让我们深刻感到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奋斗的基础,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好的体魄是面向未来、面向社会最大的底气,但“脆皮大学生”的横空出世给社会好好上了一课。“上厕所喜提骨折”“憋笑至鼻动脉破裂”“打喷嚏导至腰椎间盘突出”“炸香肠炸个二级烧伤”等让人哭笑不得的意外伤害在大学生间联袂上演,“八十岁的老奶奶健步如飞,二十岁的大学生系个鞋带两眼一黑。”“辅导员发出尖锐爆鸣声,主打一个见证病例丰富性。”等网友戏谑言论层出不穷,因为各种各样的小事生病,看似“特种兵”,实际很脆弱的身体状况,让一些大学生喜提“脆皮”前缀,也让“脆皮大学生”成为继“清澈又愚蠢”后大学生群体的又一个自嘲新标签。
在热门标签“脆皮大学生”霸榜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标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问题,“脆皮”本身是一个游戏术语,指的是防御力低下、生命值微弱的角色,用“脆皮”形容大学生,生动表明了当代大学生“亚健康”的身体状态,这也与引体向上一个难拉,跑完1000米、800米上楼两腿直哆嗦等大学生体测现状遥相呼应,长期锻炼时间不足、生活习惯不健康等问题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大学生的体质,导致“脆皮”体质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体质上的“脆皮”只是表象,更多的是自嘲式传播,精神上的“脆皮”则更需要社会予以高度关注,由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内卷”的层级不断提升,“大学生不值钱,研究生遍地走”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即将与现实接轨的大学生群体,抑郁、担忧、无奈等心理问题接踵而来,难免会出现情绪波动和“破防”状态,只能通过给自己贴上“脆皮”标签释放个人情绪压力。
面对大学生这个寄托着中国希望与未来的群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重任在肩,无论是体质上的“脆皮”,还是精神上的“脆皮”都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深入反思、精心呵护,拿出切实可行的有效举措,创造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逐步帮助大学生群体正身、正脑、正心,切实走好从“脆皮”到“硬核”的发展进化之路。
改造“亮红灯”的身体,野蛮其体魄。改变大学生“脆皮”体质需要以更科学的方法,更有力的举措鼓励大学生群体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实现身体动起来、活起来、好起来。牢牢把握健康作息这个关键点,针对大学生睡眠问题做好政策保障,引导大学生为自己创造适宜睡眠的环境,睡前远离电子设备,有效杜绝熬夜陋习。加强健康饮食供给,引入养生课堂和健康生活正向宣传,帮助大学生树立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少吃工业食品,保持低糖低盐低油饮食的意识,实现营养摄入均衡。持续推进规律运动普及,加强大学生体质监测监管,逐步完善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和体育设施,以兴趣为引导,深化开展特色体育项目、探索推广新兴体育项目,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度,培养运动健身的良好习惯,让“脆皮大学生”体魄强起来。
警惕“亮黄灯”的心理,文明其精神。改变大学生“脆皮”心理需要引导大学生群体正确看待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合理拒绝“摆烂”“躺平”,多些“起而行之”“说干就干”。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业就业指导,建立心理咨询辅导机制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强化师资力量配备,完善培养引导体系,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主动为“脆皮大学生”提供答疑解惑和心理支持,有效提升应对挫折和困难的处置能力。家庭应更加注重大学生情绪价值的调解和供给,发挥好父母作为“第一任老师”的核心作用,关心关注大学生所思所想所盼,多给予正向反馈和耐心引导,鼓励大学生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注重培育良好道德品质和昂扬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为推动“脆皮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塑造“亮绿灯”的氛围,增强其信心。面对“脆皮大学生”现实状况,从学业到就业,从情感到生活,都迫切需要社会各界加大对大学生群体的支持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关怀的良好氛围。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和管理,避免其对大学生产生过度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要正视社会“内卷”“内耗”的现实状态,采取积极有效的举措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优化市场就业体系,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减轻大学生群体所面临的压力。同时,要通过多渠道宣传正面价值观念,引导大学生群体充分认识到学业与个人发展内在联系,以及努力与奋斗的重要性,更加坚定破除“脆皮”,走向“硬核”的信心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大学生群体是青年最好的代名词,象征着希望与未来,身处最好的新时代,踏上最好的新征程,“脆皮”只是一时标签,“奋进”才是永恒主题,在这条人生之路上,每一位大学生都要秉持“穿越人生千秋万壑,相信所有阅历皆是修行”的胸怀面对苦难挫折,社会、学校和家庭也要以最强合力扶上马、送一程,帮助“脆皮大学生”展现出阳光气质和“硬核”素养。